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9-5
一、零碳工廠建設:勢在必行的轉型之路當下,“雙碳”目標已從政策導向逐步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硬性要求,零碳工廠建設成為工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密集出臺利好政策劃定轉型“時間表”與“路線圖”。《“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2025年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較2020年分別下降13.5%、18%;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補貼、稅收減免等激勵政策,推動企業開展綠色工廠認證。從市場層面看,“綠色門檻”日益提高:消費者更青睞低碳產品,國際品牌在...
9-4
隨著新能源在配電網中的滲透率不斷提高,源荷跟蹤的穩定性問題日益突出。本文針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配電網源荷自動跟蹤問題展開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配電調度參數優化和源荷基波提取的自動跟蹤方法。通過建立高比例電量輸入比計算模型和配電網源荷陣列數學表達式,實現了對源荷信號的跟蹤。實驗結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夠有效控制源荷信號的幅值突變,將傳輸幅值控制在150V以內(低于165V的額定突變值),顯著提升了配電網運行的穩定性。此外,本文結合安科瑞EMS3.0能源管理系統方案,探討了其在新能源接...
9-3
本文系統研究安科瑞光儲充一體化系統的技術架構、關鍵技術、優化策略及商業化應用路徑。通過分析歐洲市場的能源政策與項目實踐,結合國內工業園區、機場、社區等場景的典型案例,論證該系統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電成本、促進綠色能源轉型等方面的顯著優勢。研究表明,安科瑞光儲充系統通過智能調度、多能協同及商業模式創新,實現了能源的高效分配與經濟運行,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商業化樣板。未來需進一步突破技術瓶頸,探索多元化商業模式,推動光儲充系統的規模化應用。一、引言隨著全球“雙碳...
9-2
摘要:由于管理不到位,能源浪費現象很嚴重,管理層面的節能有很大的節能空間。管理層面的節能主要手段是對能耗實行監管,對中小型企業來講,采用能源管理樞紐模式投入較大,技術要求較高,無法獲得推廣應用。本文提出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建立面向中小型企業能耗管理“云”服務公共平臺,企業無需投入服務器、軟件和技術性維護,僅僅需要加裝能耗數據采集網關,將能耗計量數據傳送到公共云端。公共平臺采用軟件服務化(SaaS)模式,實現盡可能大化的資源共享,達到節能效果。能耗管理公共數據服務...
8-29
引言:光伏防逆流——從安全防護到智能管理的跨越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光伏系統防逆流技術已從單一的安全防護需求,演變為集功率控制、能源優化、數據管理于一體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防逆流電能表作為這一變革的核心設備,通過實時監測電流方向、聯動逆變器調節功率,確保光伏系統“自發自用,余電不外送”,成為保障電網安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關鍵環節。UL認證作為國際安全標準,不僅為產品安全性提供了背書,更是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通行證”。在北美、歐洲等高標準市場,UL認證的防...
8-28
在當今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企業園區面臨著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控制的雙重挑戰。能源結構不合理、多能協同程度低、碳配額管理難度大以及技術與人才短缺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園區的綠色發展。在此背景下,安科瑞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應運而生,為企業園區提供了全面、高效的能源和碳排放管理解決方案。盡管清潔能源在園區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有所提升,但大部分園區仍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為主,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規模有限,難以滿足園區低碳發展的需求。2.多能協同程度低園區內電力、熱力、燃氣等多種能源...
8-28
摘要:為響應國家能源政策,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在分析高速公路服務區能源消耗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峰谷電價構成和電化學儲能系統的特點,研究了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電化學儲能系統的可行性與經濟性。結果表明,服務區的能耗以電能為主,且用電時段主要為尖峰、高峰時段;電化學儲能系統可以滿足服務區應急電源的要求,可替代柴油發電系統;但電化學儲能系統僅用作應急電源時,系統的經濟性不足;既用作應急電源又參與服務區正常用電供應時,系統具有明顯的經濟性;合理配置電化學儲能系統的容量后可以達到服務區降本...